党员干部“硬核”担当抗疫情
发布时间:2020-04-15 来源:学校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疫情无情人有情,党员担当显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昌首义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勇挑重担,投身抗“疫”战场,为打赢疫情攻坚战、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发挥组织优势 保卫校园安全
后保党总支关键时刻、特殊时期强化责任担当,重点承担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组建“总支委员+普通党员+志愿队员”三级防控队伍,对学校实行24小时全天候管控,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深深插在学校防疫阵地上。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起到现在,总务处常务副处长黄日新每天都坚守在学校,全力做好防疫期间消杀、水电、车辆使用等保障工作,已两个多月没有回家,就连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也是回家匆匆吃了又立马赶回学校。这期间,他的岳父去世,而其时恰逢学校接到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命令,拟征用学生宿舍作为备用隔离点。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因此,他无暇顾及老人丧事,而是四处打听并收集信息,亲自联系供应商,并前往采购,运回消杀设备和相关物资,在规定日期内做好了隔离点物资筹备、水电检查、通行证领发等所有准备工作。真正做到舍小家,顾大家。
保卫处副处长、支部书记王福革主动放弃休假提前返岗,站在防疫第一线。他参加过2003年非典时校园保卫,对防疫工作很有经验。到校后,他对校门进出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对各值守岗位的人员管理进行合理安排,对工作环境的清洁消毒提出具体要求,并收集整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积极下沉社区 筑牢防控堡垒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共有8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以背水一战的精神,全力以赴参加战斗,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罗蕊,积极响应号召下沉水果湖街北环社区,50多天默默坚守,诠释了武昌首义学院一名教师党员的使命与担当。2月15日,武汉突降大雪,气温骤降,正在卡点值班的罗蕊,顶着风雪在小区大门口值守四个多小时。此后多天,她都是凌晨上岗,天亮回家。按照社区安排,在卡点连续值班6天可以轮休1天。轮休时,她又加入到社区摸排清零的上门排查工作中,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楼上楼下摸排到位。罗蕊还主动当起“运输司机”,拉运爱心物资,回到社区,又逐一登门送给需要照顾的困难家庭。有几次,社区转运病人,她都亲临现场进行组织。
机关党员李灏所在的珞南街洪珞社区工作人员出现大缺口。他主动站了出来,并通过微信群招集志愿者,团结大家的力量为小区居民服务,共同抗疫。队员们背着重40斤的消毒水桶往来于15个楼栋之间,为小区公共区域消杀。开始没有防护用品,大家都是穿着自己的一次性雨衣进行志愿服务。后来,李灏联系到了爱心商家,才筹措到防护物资。李灏夫妻俩还联系中百仓储为居民供应团购菜,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下单买菜等。
学生党员李淑楠回到家乡浙江省杭州市后,主动到当地社区报道。她主要负责所在社区的执勤站岗,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引导和记录,同时配合社区工作者,为自行居家隔离的居民送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物资。李淑楠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虽然能力有限,不能冲锋一线,但是依然希望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校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真正做到往心里走往实里干,成为所在社区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参与志愿服务 温暖他人世界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来袭,武昌首义学院党员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参与物资募集与运送、人员排查、巡逻防控、应急值守、医学科普、网络宣传、线上答疑等工作,努力协助公益团队等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1801班唐雨扬同学加入到武汉市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当一名志愿者。该平台主要负责公益资源定向对接服务,全力保障医护人员生活所需。唐雨扬在中心网络组担任班长,负责整个志愿者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偶尔补位辅助志愿者们完成工作。不仅自己参加,她还动员身边二三十位同学和朋友加入该中心从事志愿者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13日晚,共青团武汉市委火速集结的“大白”志愿服务队开始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服务。这支服务队由6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我校编导1801班学生谈德威就是其中一员,主要负责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援汉医护人员运送三餐和物资补给。每天清晨5点,谈德威和队员们驱车前往供应点取食物,赶在6点前将早餐送到医护人员住所。忙完回家吃早饭,稍作休息,紧接着就是运送午餐和晚餐到医院。有时服务队还会临时接到运送物资的任务。他说,医护人员非常辛苦,很高兴能为他们做点事情。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但一群人只要紧密团结就一定能攻克难关。
刘龙图在河南加入公益组织,专门对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区进行公益物资捐赠。这个由300多名网络志愿者自发形成的团队,对接了665家湖北地县医院,为其登记需求信息1万余条,累计协助上千名爱心人士及公司捐助口罩172.3万余个、防护服9000套、外科手术衣5000件……
邹妍妍凭借自己的新媒体专业知识在一民间公益组织里负责做海报和推文;刘忞在Na样美丽公益基金会做志愿者……
抗击疫情,武昌首义学院党员志愿者让人们感受到真切的温暖、澎湃的力量,引领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疫情。
积极踊跃捐款 凝聚抗疫力量
抗击疫情过程中,医疗、防控物资不断告急。看到此景,武昌首义学院党员师生自发向医院、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社区等机构和单位捐款、捐物。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教工党员曾艳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各类防控物资、教工党员孙林向汉川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院学生会联合学生党支部在疫情之初即积极组织学生捐款,并捐赠到慈善机构。截至目前,学校师生党员共向社会捐款近6万元。
党中央发出捐款号召后,武昌首义学院党委立即号召全体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自愿捐款。许多已自发向社会捐赠的党员,在得知学校党委号召捐款的消息后,又自愿向党组织捐款。 “100元、500元、50元、200元、1000元、2000元……”党员们纷纷通过微信、支付宝自愿捐款。截至目前,学校师生党员向上级党组织捐款9万余元。
涓涓细流汇聚磅礴力量,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武昌首义学院广大非党员师生也纷纷加入到捐款队伍当中,用一笔笔捐款表达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必胜决心。城建学院教师陈金洪积极要求向党组织捐款2000元。他说,这个事是国家大事,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达对抗击疫情工作的支持。学校共收到非党员捐款近1万元。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武昌首义学院全体党员迎难而上,用责任与担当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