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2-07 来源:学校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
牢记殷殷嘱托 汇聚奋进力量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王忠林讲话 李殿勋主持 孙伟诸葛宇杰出席
2月5日,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出席大会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强化支点意识,推进整体提升,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凝聚强大合力。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主持会议。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出席会议。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两年再次考察湖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要求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标定了湖北在“两个大局”交汇中的历史新方位,赋予了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叠加中的时代新使命,擘画了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发展新图景,对湖北发展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知重而担、知责而行,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要认清优势、厚植胜势,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决心。支点,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更好服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支点建设,就是要以综合实力领先、科技创新先行、现代产业引领、枢纽地位凸显、改革开放示范、城乡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优渥、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形成,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功能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整体重塑,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实现上述目标,要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一是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实施投资扩量提质、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增强战略发展实力和战略服务功能。二是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71020”高校创新体系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三是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着力培育壮大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雁阵梯队。四是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大力开拓离岸、在岸业务,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新时代“九州通商”。突出抓好标志性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新时代“九州通融”。五是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梯次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六是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加强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围绕“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擦亮长江三峡、太极武当、神农秘境等国际文旅名片,持续提高湖北文旅影响力和展示度。七是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支点建设的根本指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昂扬斗志、团结拼搏,不断强化支点建设的战略保障。要强化支点意识,凝聚团结奋进的向心力。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各领域、各层级工作都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要强化争先意识,提振勇创一流的精气神。持续激扬不甘落后的志气、比学赶超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敢与好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竞高低,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要强化效率意识,保持雷厉风行的快节奏。抓紧制定支点建设具体行动方案,谋定快动、紧抓快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上台阶。要强化为民意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持续抓好十大类民生项目,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强化能力意识,练就善作善成的硬本领。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学习提能、实践强能,锻造一支“紧跟总书记、全心为人民、勤奋干事业、严于律自身”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李殿勋在主持时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强化支点建设的责任担当,多维研判形势、精准有效施策,聚焦“做强自身实力、发挥支撑功能”,创新务实推进工作,加快提升湖北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更好发挥改革先行、开放示范、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重大功能保障、促进区域发展协同。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对标对表,坚持以全球视野和全局站位深度谋划,坚持以“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历史主动纵深布局,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用改革的办法、靠务实的作风,清单化项目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形成加快建成支点的强大合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会上,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吴海涛,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广军,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治平,宜昌市、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军区政委,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等出席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各市、州、县设分会场。

会前,省领导参观了“楚才”人形机器人展示和支点建设宣传展板。此次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包括“劳动者”“神农”“荆楚”“天问”和“楚宝”系列等10款,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丁汉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北京理工大学黄强教授团队研发。这些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完成稳定站立、行走、穿越障碍等动作,还能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感知和人机交流互动,部分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珍 黄航 朱志 刘剑 管涌博 杨子成 王珏 刘成璐 余研)
【延伸阅读】
王忠林:坚定不移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
长江云新闻 2025-02-07 21:18
王忠林主持召开
“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会
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支点建设底盘支撑
李殿勋诸葛宇杰出席
2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召开“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新春第一会部署,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夯实底盘支撑。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出席会议。
会上,王忠林听取了省直相关单位工作情况汇报。
王忠林指出
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是省委、省政府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立足湖北实际,依托资源禀赋,科学谋划的产业版图,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聚焦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锻长补短、聚势突破,全力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成势见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提高站位、紧盯不放,顺应大势、科学优化,更好发挥“51020”现代产业集群引领作用,带动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实现更大发展。
王忠林强调
要强力推动、向高而攀,坚持以“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为抓手,在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要在做大规模上狠下功夫。着力培育壮大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雁阵梯队。加强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布局,精准招引一批能级高、牵引强的重大项目。要在提升产业整体效能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推动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要在链群协同上狠下功夫。树牢集群发展意识,更好发挥“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机制作用,推动上下游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实现产业从“点的突破”“链的协同”到“群的跃升”。要在融合赋能上狠下功夫。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在强化产业支撑上狠下功夫。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硬支撑、供应链体系新支撑、产业发展空间强支撑,不断塑造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要在优化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产业促发展,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监督考核,清单化推动任务落地见效。要持续深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省领导郭元强、张文兵、宁咏、邵新宇、徐文海、程用文、张文彤、陈平、蔚盛斌、彭勇出席会议。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珍 黄航 朱志 刘成璐 余研)
省教育厅召开2025年新年开门红工作调度会
湖北省教育厅 2025年02月07日21:06 湖北
2月5日下午,湖北省教育厅召开2025年新年开门红工作调度会,会议要求全厅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围绕既定思路目标,拿出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的精气神,以开局精彩带动全年出彩。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
当前,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在看清大势中明确教育强省建设的方向;要趁势而上、顺势而为,在改革突破中抢抓教育强省建设的先机;要全面发力、全面进步,在提升能级中彰显教育强省建设的成色。要真抓实干、担当苦干,在奋发有为中汇聚教育强省建设的力量。
会议要求
要围绕“8个标识性任务”攻坚突破。一是高质量办好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二是开好全省教育大会,推动落实教育强省部署。三是建设“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四是系统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五是全面优化基础教育供需格局。六是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七是争创各类国家级高层次的新型平台和国家级工作试点落户湖北。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会议要求
要围绕“5个主题”深化改革。一是围绕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要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发力上下功夫。二是围绕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要在“扩资源”上做文章,在“提质量”上求实效,在“促均衡”上加力度。三是围绕强化“数智教育创新实践”,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要强化数智化融合的基础,深入推进教学范式变革,提升教育数智化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教育数智化交流合作。四是围绕提升“高校创新策源能力”,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要深度融入湖北创新战略布局,持续提升有组织科研水平,全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围绕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构建大安全工作体系。要发挥协同攻坚集合效应,织密扎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强化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会议要求
要突出“4个聚焦”,提升教育强省建设的质效。一是聚焦教育的底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聚焦教育的质量,持续巩固湖北教育大省优势地位。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锚定重点任务持续攻坚,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三是聚焦教育的贡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要加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力度,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聚焦社会评价,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招生的规模和质量,持续做好校内减负增效工作。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省教育厅工作创新十佳范例和调查研究十佳范本。基教处、高教处、教师处、综治处、科技处、学校后勤办作交流发言。省教育厅全体机关干部、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